2011年2月12日星期六

在開始人生下半場,遇上—本書。

兩年前在台北誠品書店,買下一本書。吸引我的是作者的背景。羅布.普瑞斯 ( Rob Preece ),既是心理治療師,亦是曾在印度及尼泊爾等地長期追隨上師修行的佛教信徒,修習密宗30年。他融合了東西方兩家探討人性、認識自我的智慧,並坦誠分享自己在人生旅程上美麗或黯淡的風光,佐以心理治療個案實例,令這本書充滿着兩種截然不同的氣韻 -- 既有把生命看穿的通透,復有踏實地生活的質感。


這本書有個很拗口的中文譯名 -- 《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其英文原名則明白得多了,叫 The Wisdom of Imperfection。但話得說回頭,中文譯本除書名外,內容其實流暢爾雅,譯者廖世德先生應該對佛學與心理學均頗有涉獵,始能如此融會貫通。


書買了兩年之後,剛過去的年假我把它帶了去旅行。在幾個黃昏把它看完,然後發覺,自己在人生上下半場轉折期間所作的自省和反思,竟與作者以心理學和佛學角度提出某些 “ 修行 ” 方法暗暗呼應。固然令我更驚異的是,作者援引關於長時間頭痛和手上忽然起濕疹的案例,和我曾經經歷的多麼相近。


本書有很多洞明人性和世情的智慧,單看每章標題,已是發人深省,例如: “圓滿不是超越,是接納”、“權力不是為了控制,而是奉獻”、“依戀修行本身,也是一種執着”、“靈修,有時候是個人病態的面具”,等等。


在芸芸讓我思考和反省的課題之中,最深刻的是以下一段:


在道途上,我們必須對自己懷有極深的慈悲,接受自己的不足、弱點。把生活建立在不真實的理想上面沒有什麼意義,反而反過來讓我們「跛手跛腳」而已。...人性最了不起的特質之一,或許就是願意從歷程中學習新的東西而繼續成長。我們的不足、不完美裡,有極大的智慧。 (頁27)


共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