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1日星期日

空城計

MM 說今夜要和我們出街吃飯,因為,她推掉了參加我們可愛的鄰居每年自發領軍的 trick or treating,覺得如果留在家應門會尷尬。


不過話得說回頭,和大群小妹小弟混在一起扮鬼扮馬按門鈴,對一個 cool girl 來說又係幾周身唔自在的。


回到家,管理員先生說嘩鬼剛散,連大人有五六十人哩,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而放在我們家大門的糖果籃,竟還有剩一些。給我們做飯後甜品,剛剛好。

只要別墅,其他免談。

新聞報道政府一連三個星期周末開放一級歷史建築虎豹別墅供市民參觀,同時收集他們對保育活化別墅的意見。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正研究活化別墅的方案,希望以商業模式營運,發展做酒店、商舖或食肆,當局計劃在決定活化方案後,十二月招標 。

我打算明天到虎豹別墅投下意見,希望當局不要以商業模式營運,而以原汁原味方式保存原貌供遊人參觀。

香港有風格而依然完好的古舊建築買少見少,即使政府負責虎豹別墅全數的維修費用,亦是在所當為。

尤其看到前科如尖沙咀舊水警總部百年建築變身成布景街一樣的商場和酒店,已知政府與地產商交手永恆不變的真理 -- 只有永遠蝕章,更加覺得,我們必須對倖存的歷史文物份外愛惜。

不信,去蹓躂一下這間連名都被發展商改埋,現在名為 1881樓上半露天食肆前又窄又凹凸不平的行人通道,望一望向廣東道不知屬於租戶英皇鐘錶還是大眾那個以透明大玻璃密封的歷史陳跡,你會知道,百年前的水警總部已經撇撇脫脫地,從下一代的記憶徹底剔除。

倫敦的華勒思典藏館 ( The Wallace Collection ),現屬國家管理的藝術館,是顯赫家族大宅及家族歷代收藏品展示之所,這兒沒有挖盡心思以求為日後保育經費找一條長開的大水喉,所以沒有酒店、沒有商舖,只在後庭設有戶外食肆。甚至,入場免費。

拉近一點,澳門的盧家大屋,也是由政府收回再重新修復,沒打主意要加甚麼商舖酒店等商業元素。同樣也是免費入場。

幾萬蚊一呎的豪宅,我們有很多;百多層高的地標,我們也不少。但上世紀的一級歷史建築,我們若不珍惜,它們將永遠離我們而去。

P.S. 諮詢期今天起為期三周,瀏覽過負責的發展局及古物古蹟辦事處網頁,卻找不到有任何資料宣告市民,有何途徑收集大眾對保育活化的意見。惟有用最保險的方法,到虎豹別墅原址的意見收集箱投下我的看法。

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像詩

“ 如果,
有一條街道,
傾心、
無私地向你訴說它的故事。
放心在此迷路,
尋找你們共同的溫度。”


秋日正午,拿着畫展小冊翻到背面,看到上述文字,心卜卜跳。

寫的人必定很愛自己的城市。而被愛的城市也異常幸運。

她的名字叫澳門。

我們看的畫展名為《迷霧記》,乃獲澳門政府委約設計上海世博澳門館的土生建築師馬若龍 ( Carlos Marreiros )個人作品展,關於他和香煙、煙斗談戀愛的故事。所有畫作都繪畫在老式會計數簿上,散發多一重小鎮風情。

舉辦畫展的機構叫【澳門佳作】,以推動當地創意品牌為任,其在大三巴的旗鑑店剛於本年7月開幕。《迷霧記》畫展在地庫,至11月30日。

(點擊圖片放大)

不是老饗

是老饗的話應該都知,澳門氹仔有這麼一間兩層高吃西餐格局的建築,卻原來是以吃水蟹粥、米通魚球等廣東美食知名。不是住澳門的朋友今晚帶我們去,我們還不曉得。

從峰景餐廳大玻璃窗望遠,秋天的海灣夜色清澈明麗。

我們原本說趁天氣好,不如揀一家可以坐在戶外的餐廳,朋友則反建議來這兒吃,說晚一點再上大潭山看夜景。幸好如此,這晚天寒,在戶外站不到一刻,馬上要把厚外套拉鍊拉到上頸。

2010年10月28日星期四

怎樣定義甜美


今天,除帶了 M 喜歡的鳳梨酥送她 ( 自然還包括 C ) 之外,還有在高雄至台中三號高速公路旁東山服務站買的黑糖棒棒糖。每支糖有一顆話梅藏於內,合拍的甜和酸連結一起,非常耐吃。


飯後,M 馬上開了—人一支。放進口裡一邊咕嚕咕嚕轉着行回家,到步還未吃完。

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西九?駁二。

高雄和香港一樣,以擁有美麗的海港為傲。趁我們用兩百多億打造、找全球頂尖建築事務所規劃的西九文化區還未落成,不妨看看高雄也是位於海傍的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原為閒置的臨港倉庫,20年前一個機緣,民間藝術組織和大學團體將之變身成藝術創作坊,2006年由高雄市文化局接手經營,繼續推動藝文活動。


駁二主要有四塊藝術空間:駁二 P2倉庫乃大型展演場地,C5台糖倉庫用作小型作品展、工作坊、研習教室、座談會及行政辦公室等,另外還有用作戶外演出及展覽的月光劇場和藝術廣場。使用公共運輸系統5分鐘可達,但我認為更佳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沿觀光用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在駁二踫到想看的,把自行車泊在樹下走過去便成。


駁二和舊區民居僅一條自行車道之隔,藝術與生活融洽並存,形成漂亮的人文風景。


剛過去的星期日,我在高雄駁二遇上隔年舉辦的第五屆國際鋼雕藝術節。除了戶外雕塑展覽,還有四位不同世代的台灣及南韓藝術家駐紮會場,即席將其藝術項目由藍圖變成實物。


根據新聞報道,日本遊戲龍頭SONY旗下的SCET育成中心,正式進駐駁二特區, SCET總裁安田哲彥期望能為高雄培育更多創意人才。高雄市長陳菊則期待相關產業陸續進駐,營造駁二為高雄文創產業的重要基地。


我在駁二這個海傍藝術特區看到甚麼?

  1. “ If you build it, they will come. ” 的意義是:當有一批對發展文化與藝術有信念和熱誠的人決意要為一個城市打造能綿延下去的文化藝術藍圖,他們有本事把廢棄的倉庫變革為藝術及文化產業基地,吸引民眾來訪,以及獲講求創意的大企業垂青進駐。建造一個藝術特區有很多方式,很明顯,駁二,又或北京的798,都是自然衍生而當局因勢利導,而並非是精確規劃及大興土木才得以成功的案例。
  2. 駁二與老舊民居只一條自行道之隔,和社區同呼同吸,這是真實的 “人氣 ”。我們的西九規劃,無論那一個藍圖,橫看豎看都像主題公園。包括內裡預留的住宅區,都是主題公園一部分。想一想美國奧蘭度 (Orlando) 迪士尼樂園那個屬於樂園一部分的住人社區,你會明白我說的是甚麼。
(點擊圖片放大)




2010年10月25日星期一

很牛的糖



晚飯後,開了台中好店 “ 日出 ” 的牛軋糖吃。今回嚐清楚,裡面的肉鬆原來還帶有辣味。的是特別。


牛軋糖用了一部書的外型作包裝,盒內20條糖,分別用寫上不同台灣俗語的糖紙裹着。今天開的這句是:惜五穀,吃到老古古。


可愛。


(點擊圖片放大)


網誌相關文字:

台灣兩吃


美麗的句號




高雄沿海邊和愛河鋪了觀光自行車道,連接着不少觀景區,沿途還樹立了圖文並茂的歷史介紹板。


我們住的酒店,小小的接待處泊了五部自行車,給客人免費借用。在海邊慢遊了大半天,經過泊了幾艘戰艦的碼頭,也剛巧踫到由海徬舊倉庫變身駁二藝術特區露天舉行的高雄國際鋼雕藝術節。然後離開海邊,往中央公園及高雄文學館去,最後一站是到位於遠大百17樓的誠品書店。


周日的高雄市交通不算繁忙,其實還有點慵懶,騎自行車感覺特別好。今天陽光燦爛,大半天後手臂曬到像培根一樣紅。


買完遊蕩完,帶着異常滿足的心情到機場。入閘後到 23號登機室,才真正領教到台灣人愛書的程度。給旅客坐的椅子上放了兩組真人大小猴子媽媽和小猴子看書的卡通塑像,當眼處並有一座直徑約9呎的圓形書架,放了好些中英文新書以及文學雜誌。據年輕的服務員說,這些公共藝術裝置剛於一星期前擺放,並非政府機關的點子,而是機場一家免稅店的好主意,這批提倡閱讀的藝術品將在23號候機室長期擺放,希望你會有機會欣賞到,及在等候上機的幾十分鐘享受書籍帶給你的樂趣。


我問服務員先生和小姐,在書架上的書本那麼新淨好看,你們不怕冒失的旅客一個不小心帶了上機繼續看嗎?他們笑容像陽光般燦爛地答:“ 不會,我們相信旅客會愛惜的。”


這一程,讓感動為我劃一個美麗的句號。


2010年10月23日星期六

台灣兩吃



回高雄之前,驅車往台中市買 "日出" (上圖 ) 的二號土鳳梨酥。 "日出" 除了餡心全用土產鳳梨肉、絕不添加冬蓉外,其他糕點一樣充滿心思和誠意,我們同時買了咖啡味鳥結糖,內有果仁和肉鬆,鹹甜相會,別有滋味。還有南棗核桃糕,果味濃郁,卻不會過甜。

" 日出 " 了不起的地方,還包括它結合台式鄉土和文藝腔的 Visual Identity。由門面到室內裝潢、店員制服到色彩紛陳風格多元化的包裝,直是目不暇給,自動自覺要以實質行動支持務實加創意的土製品牌。

下月尾是台灣直轄市長暨市議員選舉,各黨各派戶外廣告鋪天蓋地。適逢周末,經常遇到三條車線封了兩條給候選人造勢的會場,看見如流水般的街坊每人拎一大膠袋熟食回家。下圖是車停在紅綠燈前時拍下的,想是綠營的候選人挑戰現任市長胡志強。胡的大型海報則放在對面馬路大斜角。

這兒的選舉像過節。 晚上在高雄街頭的平民排檔吃燒烤,忽地遠處傳來霹靂啪嘞的響聲,此起彼落,我問當地人是鞭炮聲嗎?他們說對呀,在宣傳選舉。

恁地熱鬧。

(點擊圖片放大)

相關連結: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清境


仁愛鄉清境往合歡山,風景秀美,沿路滿布民宿,大多喜愛打造歐洲風格,名字也改得非常豪華,甚麽豪斯登堡、亞爾卑斯山等等,我在網上選旅館時,覺得真方便,見到便自動剔除,省卻不少時間。

我們的住處叫雲頂山莊,木與石的建築,風格簡樸,是台灣人消化了歐洲風味而自成的格調,房間不多,卻踫到不少香港拍友專誠來住,夜晚擺好架勢影星星。

雲頂山莊往山下走五分鐘車程,有一家髹了鮮黃色的小屋,路過給它吸引了進去,從小店露台望出去,連綿山巒與山下碧潭,漂亮極了。經營的是一對三十多歲的夫婦許先生和許太太,剛開業兩星期,我說我們真幸運。下午茶我們點了拿鐵和普通咖啡,加一個野莓格格餅,非常對胃口。於是我們和許先生說晚上再來。

再去的時候,竟踫到我們住處老闆一家哩。都說,人只得幾種,甚麼人就喜歡甚麼樣的東西。

圖中的狗狗是黃色小店露台擺設,他們也養了三頭大狗和一只小狗,還有兩個男孩一個女孩,八歲到三歲。一家人從台北搬來兩個月,孩子愛上了上學。許先生五月來接收房子改裝,幾個月把老木房子變身,真厲害。

我們還在吃晚餐時,旅館老闆一家吃罷要走了,囑我們回去找他們喝茶。現在,我們就正在他們的茶室聊天:)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直擊報道


梅姬,別名鮎魚,今天決定和我們一起向台灣進發。中午在高雄剛取過車,天開始一點沒一點下微雨。因為旅館在台中清境1800 公尺上,車程約需三個多小時,不免有些忐忑。幸好大多時候只是天陰,而路不難走,抵埗時約近五點,天色開始漸合,環山霧靄,忽然傳來有人吹低音喇叭,只幾段,又隨暮色隱退。

山上只得攝氏18度,我這種挨不得冷的覺得有點寒。圖中冰棒,自然不是在山上吃的。我們在高雄往台中三號高速公路的東山休竭處吃過麵線,就看見這些全用新鮮生果造的冰棒,60台幣一支,我們吃的是野莓+芒果,鮮與甜在口裡融化,健康美味到不行。店子叫1012,也賣巧克力和手工蛋卷。記著它。

私情狂 ( I am Love )

與上月《 夏日國際電影節 》的 《 別問妻愛誰 》 ( Partir ) 出奇地相似。兩個都是上流社會中年美婦無端瘋狂戀上手作仔的出軌故事,女主角均是氣質懾人的英國演技派,同樣飾演旅居異鄉的角色,只是一個全程說義大利文,另一個則說法語。


不過,即使我是泰達.史雲頓 ( Tilda Swindon ) 的忠實粉絲,都不得不說,這套她有份監製、醞釀 11 年兼出演女主角的 I am Love,編、導、演、攝影、剪接、音樂,全給由姬絲汀.史葛.湯瑪士 ( Kristin Scott Thomas ) 擔綱的 Partir 比下去。


就算並非珠玉在前, I am Love 都極之令人失望。其攝影及講故事技巧之作狀、音樂之突兀,剪接之紊亂,真稱得上古靈精怪。


連我喜愛的 Tilda Swindon 演技都大倒退,重唔知搞乜變了大肚腩肥師奶,加送美感欠奉卻又長又恐怖的性慾場面,作為粉絲,睇到心痛。


I am Love 在某影展拿了最佳導演獎項。幸好,我在英國《衛報》找到同路人:


“Some reputable critics have acclaimed as a masterpiece what seems to me a rather shallow film.” (原文連結)

網誌相關文字:

別問妻愛誰 ( Partir )


2010年10月20日星期三

黑過 espresso,日子還要過。

等我數完先:官商勾結、媒體歸邊、城規失衡、地覇作惡、有錢大晒。


The Dark Heart of Italy,一路看一路覺得簡直是這麼遠那麼近。


不特止,實情是政教法商黑道集團式圍位喂,由選舉到法治到執法到媒體到足球有形之手無處不在,一個世紀過去,污糟邋遢愈積愈厚,只嘆一句何處有淨土。


作者 Tobias Jones 是英國人,牛津畢業生,曾任職英國《星期日獨立報》 ( The Independant on Sunday ),因為愛情的呼喚移船就磡不惜一切去了義大利柏爾馬 ( Parma ) 定居,從書中記述,與當地人相濡以沫。可能愛之深責之切,加上文化差異,The Dark Heart of Italy 對義大利的批評可謂不留情面,尤其對自 1994年 斷斷續續壟斷總理之位的貝雷斯干尼 (Berlusconi ) 鞭撻不留餘力。全書大概逾半篇幅均與 Berlusconi 有關,都係冇好嘢。 做義大利總理傳統幾乎是必被檢控,又必然是案件不知拖到何年何月,又或不了了之,又或改了法例由涉嫌犯法變成無辜受屈。總之唔駛審都知,必然冇事。


又,在政界吃得開話咁易,一係有財,一係有貌。


根據本書所述,義大利國民的確是這麼膚淺的。可能他們因為知道天下烏鴉一樣黑,誰人上台都是如本文第三段所述一樣, 加上他們又鬼咁 open 唔介意執政那班私生活亂晒籠, 既然看清政客冇本心,不如揀個養眼開心罷啦。


Berlusconi 是義國排名第三富商,公開的秘密是植髮兼整容整到皮光肉滑,兼是超級足球班覇 AC 米蘭班主,其他業務包括保險、廣告、建築、食品、報紙,以及電視台。


他經營的電視台覆蓋面直逼國營電視台,有事宣布或為危機化妝原訂節目馬上讓路。邊個電台電視台報紙記者節目主持人唔聽話以後冇得撈。


看罷這書,有咩啟示?唔知點解,真係覺得冇。 ( Sigh! )

2010年10月18日星期一

“ Like ”

看見朋友在Facebook 上載大埔郊野照片,大特寫蝴蝶野花、地上落葉、堤岸、樹影,情不自禁地按 “ like "。


英國朋友來電郵互道近況,我說我們剛過中秋節,有各色餡料的月餅、紙製燈籠、用炷香紮製的火龍,還有 Haagen Daz 專為本地市場而造的雪糕月餅。


“ Come and I’ll show you guys around.”


他用比平時快四倍的速度回覆 : " Wow! That sounds very exciting! Would love to see it. Are you in hk over the summer? Maybe we could make a trip? "


無疑,我的確很愛這地方。


只希望它變得慢一點。

2010年10月17日星期日

不算無聊

雖然很少無端和人搭訕,搭的士有時也會遇着啱傾的司機先生,一程車時間轉眼便過。


昨天傍晚,甲蟲忽然開不動,在的士上致電車房師傅。可能聽得出我有點焦慮,司機先生待我收綫之後,笑容滿面對着倒後鏡向我說不礙事的,電池用久了便如是。臨下車,他轉過頭再次叮囑:“ 得㗎喇,換個電池攪掂。” 我趕忙連聲多謝。


另一個周末中午,購物完畢順手買了便當回家吃。司機伯伯說剛放低一個外賣奶茶回家嘆的客人,然後講起食經來。他說住在鰂魚涌,最喜歡搭一程電車到筲箕灣買餸,又平又靚。


又有一次,的士給踩着黃線的大巴士堵着,我講起近年駕駛者愈來愈不為其他人着想,包括他們的行家作興停在路中心、彎位或紅綠燈前上落客,司機先生深有同感。不知何故聊呀聊,聊到他的家事來。


司機先生說本行是判頭,十多年前香港工程買少見少,他便索性退休,閒時做的士替更。


前幾年女兒大了,大學畢業,開始囉嗦:“ 老豆,溫家寶一日做幾個鐘?”


“ 我諗8個鐘吧。”


“ 克林頓呢?”


“ 都有8個鐘啩。”


“ 咁你呢,老豆?”


“ 我咪係為咗呢個女,勤力啲做嘢囉。” 司機先生四萬咁口。


“ 你個女又乖又伶俐。”


“ 我細佬個女重叻,由細到大考第一。拿了獎學金去牛津讀法律,初時辛苦到喊,佢老豆肉赤叫佢番嚟喇,佢話人哋讀到佢冇理由讀唔到。”


“ 但係克林頓都係攞獎學金去嗰度讀的,你話啲學生幾猛! ”


“ 前幾年佢畢咗業喇,而家喺英國做嘢。”


太好聽了。


差啲想唔落車。

周末大禮

甲蟲突然不動。


試撻了幾下,每次只聽到像久咳多月的氣管,機器發出微弱啞沈的嘎吱聲, 氣促而短,維時僅一秒。倏忽,聲帶又像給人強行剪斷般,連僅餘的微弱聲音,都突然離奇中止。


納悶。

2010年10月15日星期五

是但新聞 Vs 純情新聞

電視新聞報道又再介紹日本仿真女機械人。


還記得去年相關報道視像片斷是宅男帶它 / 她上街,享受拍拖的溫馨。今次,再改進的機械人表情更細緻,可以準確模擬真人在另一端做的面部神態。從電視屏幕出現的影像看來,肌理與神情9成半像真。


新聞報道員照本宣科,稱這批機械美女他日上市,可以陪伴小孩和住醫院的老人家,為他們解悶。


借問一句,我們的新聞報道幾時開始變得這麼純情?上網一看年來新聞發布,便知道這些人工美女可以有什麼造型。企業化妝用老人小孩過橋,竟有新聞時段用成10秒原文照錄, 連廣告費都慳埋。


除咗 “ 恭喜晒!”之外,諗唔到有咩好講。

怎揀?

都是梅酒,單看相片你選那瓶?


再對你說:左邊是順德土產,右邊是日本入口貨。


你又選那瓶?


對比國貨唔太開胃的包裝設計,加上不能自已地想起祖國科研應用神乎其技的各色前科,包括人造雞蛋、漂白坑渠蘑菇和頭髮變豉油之類, 選右邊的日本貨睇怕都是人之常情矣。


如果我再說:國產這瓶梅酒只需¥30,而右邊的 “黑糖梅酒” 盛惠港幣百多元。唔知你會唔會好似我咁諗:“嗱嗱嗱,咁平,重唔係有景轟?”


勉為其難試一口。咦,國貨梅味濃郁。要是再減一些甜度就更好。回頭再飲 “ 黑糖梅酒 ” ,甜如糖水,果味欠奉,純講味覺,輸幾條街。


不過,我的自動波防護系統又在閃紅燈:國貨連成份招紙都冇張,點知有冇加了什麼類梅味的人工東西啫?


然後 A 說: “ 人哋是順德一家有名的私房菜自己釀造的,唔駛驚青成咁卦你? ”


是的我很驚青,不過,消費者驚青並非消費者的錯,只代表那隻商品未能予人信心。放入口的東西,心有疑惑即使價錢再平也不會刺激起購買慾。責任在彼,請深切反省。國內人來香港撲日本奶粉,同理。


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世界最終是你們的

幫我手做 project 幾個港大同學,盡責乖巧,讓我覺得幸運極了。他們四個都在讀工商管理及法律學士雙學位課程,指定時間表是晚晚讀書讀到凌晨三四點,嚇得我。我不夠膽同他們講哩,當年,我在宿舍嬉戲到凌晨三四點就有。


有個同學體貼地說,你一早六時多便覆我們電郵了。有時凌晨兩點又覆。


喂但不是日日吖嘛後生仔。


繼續努力吧,世界是你們的了!

明天再續

累呀,沒辦法。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救命呼叫

Call centre 譯作 “ 呼叫中心 ” 已經非常救命的了,更要命的是有關人等無時無刻奪命追魂 call式狠狠地兜生意。


各位阿哥阿姐,我知道份工唔易做,我一向都以禮相待,所以當我向素未謀面的你講完:“ 唔好意思,我唔需要。” 之後,聽到你態度差勁的回應,真有點覺得你傷害了我的感情。


譬如,你可唔可以唔急不及待 cut 我綫呢?我都聽你 ( 雖則你們通常都𦧲晒脷地、或含住粒欖核地講你代表嗰間公司名 ) 講晒開場白先啦。又或,我講罷 “ 唔需要” 之後,你又駛唔駛惡死能登咁搶白我:“ 小姐,你究竟唔需要啲咩呀?!” 阿姐,查實你有冇係咁易諗過,有冇人會因為畀你搶完白深覺非常無癮後會聽你講落去的呢? 更有甚者,有人試過說完 “ 唔需要 ” ,立刻又收多一次 “ 懲罰性 ” 來電。同理,決定唔幫襯的唔會因為閣下處事手法乞人憎而幫襯的,何不慳番時間和唇舌,打畀另一個?至少,相對前者9成9再度被拒絕的牌面看來,後者成功率有50%,值博程度高出太多。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鞋!

那種沮喪的情況是,你無法得知為什麼每次用了個幾兩個鐘試勻不同牌子和型號之後,以為已經選對了及後上課不夠五分鐘便要脫下的舞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因為,腳不是你的。


問過其他女孩的媽媽,才知道找到一個完全 good fit 的腳尖鞋型號一向都是漫長的過程,還得要看彩數。MM 現在用的一對買了一個月左右,腳尖開始覺得愈來愈痛。


去其中一家慣常光顧的芭蕾舞用品店,老闆娘像福爾摩斯般,抽絲剝繭地細心地替 MM 找出致痛因由。鞋一切都好只因腳趾對下腳骨位置微微闊了一點。


“ 請替她找過另一對合適的吧。” 我說。


橫豎現時在用的鞋,腳尖部份原好但鞋底已經軟掉,即是說已失去承托能力,再過兩星期怎麼也要換。


試腳尖鞋,需要擺不同腳步姿勢以求試得真切,於是由是又再試了近一句鐘。


終於。


據 MM 說這個型號是她仰慕的大女孩和其中一位老師都用的哩。


“ 啊是的。” 老闆娘說。 “ 你的老師,她是香港芭蕾舞團首席舞蹈員的時候我已認識她了。她用了這個型號之後,這麼多年都沒轉過。”


MM 聽了,心花怒放。

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

爛 gag

MM 去了大嶼山貝澳露營,我問她這三天過得怎樣。


“ 好多 BS。”


“ Buffalos’ you know what I mean.”

生與死之間,還剩下什麼? -- 《 1Q84 Book 3 》

注意:以下文字將提及小說情節。

宣傳文字說 《 Book 3 》是 “ 突破性完結 ”。

也算是吧。看村上春樹的小說,誰想過主角會有 “ 從此以後快樂地生活 ” 的完美收場?雖然,當知道村上決定要寫 《 Book 3 》 時,已隱隱覺得青豆不會死去及最終和天吾重逢乃 “ 既定事實 ”。

這是個人人活在自閉式狹小空間的宅人年代,我們只用雙眼對着屏幕和外界溝通,而究其實這不是 “ 溝通 ”,僅是像 Big Brother 一樣 -- watching。 是否因為這個緣故,村上覺得人的孤寂冰冷疏離已達到令他無法忍受的地步,以至不得不用其身為作者的 “ 上帝之手 ”,令生命奇跡地找到信、愛、望,而不至於像無垠荒野上過不到一季的粗賤野花,無聲無息地生長、枯謝、腐爛、消失。由生到死,都無人察覺。

世界是否冰冷到這個地步,令村上都無法不寄託信仰,使靈魂不再顫抖?雖然他透過青豆說,他的神並非那些神。

“不過那不是他們的神。是我的神。那是我犧牲了自己的人生,被切肉剝皮,被吸血剝指甲,被剝奪時間、希望和回憶,最後才學到的東西。不是擁有身體形象的神,沒穿白衣服,也沒留長鬍子。那神既沒有教義,沒擁有教典,也沒擁有規範。既沒有報償,也沒有處罰。不給你什麼也不奪走什麼。既沒有該升上的天國,也沒有該降下的地獄。無論冷與不冷,神都在這裡。” -- 頁208

人生的虛無在《 Book 3 》,不再像村上以前的作品,述說生命在追尋過程的迷失和遺憾,他將之推到極致,形容人的存在和死亡,可以幾乎沒有分別。村上在描繪天吾靠維生裝置機械性活着的父親時這樣說:

“ ...點滴液注入體內,導尿管排出微量的排泄物。顯示他還活着的,只有這些緩慢而安靜的進出而已。有時護士會用電鬍刀幫他刮鬍子,用圓頭的小剪刀,剪掉伸出鼻孔和耳朵的白毛。也把眉毛剪齊。就算沒知覺了這些還會繼續長。看著這個男人時,人的生與死之間到底有多少差別?天吾漸漸分不清了。本來就沒多大差別吧?我們只是為了方便而認為有差別而已,不是嗎?” -- 頁40

生存在這個世界是否沒趣到這田地,連村上都要借助童話式的美滿結局,來為自己壓驚?

可能,這就是我看完《 Book 3 》異常沮喪的原因。


網誌相關文字:

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

又來了

MM 至少個多月前已不斷哦我一定要訂來屆《 香港藝術節 》的紐約市芭蕾舞團 ( New York City Ballet ) 演出。


今日《 藝術節 》開始預售門票,上午九時多嗱嗱聲對着訂票小冊在電腦前辦手續。不知何故五個多星期的表演項目,我 / 我們要看的全集中在三月初和尾,卻發現電腦訂票系統很不friendly。麻煩例子一是:當要買同場成人加學生票,系統必須分兩次進入同一介面輸入兩次,令我因為同日要看兩項表演,在決定哪項看日場哪項看夜場時改變了幾次主意,而在幾個相同介面兜兜轉轉到失魂。


我的選擇,自然是舞蹈掛帥,也有一些戲劇。如下:

  1. 紐約市芭蕾舞團演出以20世紀編舞家巴蘭欽 ( Balanchine ) 為主的作品
  2. 翩娜.包殊 ( Pina Bausch ) 創立的烏珀塔爾舞蹈劇場 ( Tanztheater Wuppertal ) 上演80年代經典《 康乃馨 》( Carnations )
  3. 台灣吳興國、周華健、張大春合力泡製的《 水滸 108 忠義堂 》
  4. 俄羅斯自由劇團 ( Belarus Free Theatre ) 向 Pina Bausch 致敬的《 翩娜.一朵花》( A Flower for Pina Bausch )
  5. 香港陳炳釗導演、意珩編劇、陳淑儀及黎玉清主演的《 矯情 》
  6. 莫米克斯舞蹈奇藝坊 ( MOMIX Dance Theater ) 的光影舞蹈夢幻秀
  7. 中國編舞家王媛媛加香港美術指導葉錦添的《 金瓶梅 》

其實,還想看鈴木雅明與日本巴赫古樂團的演奏會,以及鈴木雅明古鍵琴獨奏會。不過,還是那句,已經非常肉赤了。還待有緣再遇吧。


相關連結:

2010年10月5日星期二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好多嘢錯晒。


宋城都不如的布景,錯晒。


牆紙一般的電腦加工大場面,錯晒。


流過九流的電腦特技,錯晒。


以為自己做緊套中國史詩版的《奪寶奇兵》,錯晒。


“ 朽 ” 咁 “ 較 ” 嘅美指及服裝 (絕頂恐怖示範是劉嘉玲即武則天去見劉德華即狄仁傑那套像乾濕褸的服裝,加埋她戴着的帽,我還以為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有錢太太),錯晒。


自以為有嘢其實無嘢的橋段,錯晒。


而,我又再次是因為徐克入場。


唉,無嘢補充。

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

美滿

吃完美味的秋刀魚,

和好友在館子門前道別。

風吹過,涼快地。

夏天終的過完了。

2010年10月3日星期日

誰叫你是粉絲

我問櫃位職員,今天是第一天訂戶可以來取書的嗎?她說是呀為甚麼?


我說因為前天我有一個 missed call,號碼和你們只差一個數目字。我怕因為自己該死所以遲了兩天才拿到手哩。現下安心了。


1Q84 Book 3,我剛看到第4章。


2010年10月2日星期六

我很想繼續幫襯但...

剛想撕幾格廁紙卻雞手鴨腳令成卷滾了落枱,他們的阿哥二話不說,馬上把它從污卒卒的地上檢起就此放回枱上,跟着走開繼續幹活去。


我立時想,死喇我的手方才不幸掂過這卷可能已在地上打滾過無數次的廁紙㗎喎,如果就咁拿起面前的豬扒包食,咪即係搵自己笨?


這間我一向常來大牌檔,它和我之間的磁場好像突然在此刻失效。忽爾覺得,一向也在的污水渠味極其咄咄逼人,通風不足的悶熱完全難以容忍。


是有點可惜,不過,沒法子再給機會你了。再見。

傳承

因為是趙廣超的粉絲,所以去了看《 我的家在紫禁城 》展覽。除了看到一貫充滿童趣和深入淺出的角度,額外收穫是講述乾隆皇帝花園內倦勤齋復修過程的紀錄片。


倦勤齋是乾隆退位後作息之處,裝潢布局揉合中國精細工藝與西方繪畫文化,1776年竣工。二百多年後,格局雖在,物料卻敵不過時間磨蝕,失卻昔日光輝。故宮與美國世界文物保護基金會合作,於2001年開始為倦勤齋作復修工程。涉及範圍既大,過程亦艱難轉折,難得的是,紀錄片沒有誇誇其談,那份平實,使人特別感動。


修復工作除有中外文物專家參與外,為求重構倦勤齋的華貴神采,特地仔細摸索歷史脈絡,用各種方法包括登報尋找各地城鄉承傳了先袓超凡手藝的織錦、蘇綉、竹簧雕刻、木雕和造紙等的藝人工匠,邀請他們參考倦勤齋內殘舊破損了的窗戶、門飾、椅套等,重新依樣製作。


以織錦為例,工匠們為求存真,由紡織機開始便已依據舊時規格,仿造了一部。花紋及其顏色所需的技藝和複雜性,近代其實已經失傳,經過多次失敗及不斷嘗試,終於幸不辱命。另一個例子,是為天花畫造托底桑皮紙的小村工場。皇室的一切雖然離他們太遠,為了成全一件這麼大的事,他們決意做到最好。他們造到第九次,故宮的專家才肯收貨,甚至認為比原裝的質地更勝一籌。


復修完成後,工匠們獲邀到倦勤齋參觀,可以看到他們臉上流露的滿足感,但更吸引我的,是他們對每個角落散發的華麗細緻,顯露出由衷的欣賞和折服。他們的表情讓我想起兩個字 -- 謙卑。


這是我以為中華民族另一種已經失傳的東西。


原來依然在。真好。




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

2010年9月16日 - 10月15日

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港島東太古坊ArtisTree

香港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康和大廈

(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