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3日星期三

像他這樣的一個作者

在經常泡香港藝術中心、影藝、新華和大會堂的年輕日子,間歇會踫到伊力.盧馬 (Eric Rohmer) 的電影,我就像看和他同期的杜魯福 (Truffaut) 和高達 (Godard) 一樣,抱着朝聖的心情,認識因他們掀起的新浪潮,及用澎湃才情把理論化為影像並背書成功的“ 作者論 ”。

伊力.盧馬的電影像輕淡的散文,訴說對生活、大部分是對情愛的看法。 (必然是) 清新漂亮的男女主角,舒服有品味的家居,以及劇中人由這裡走到那裡的場面。他不用配樂,不用近鏡,盡量減少戲劇化原素,呈現一種中產階級真誠的自省。

但有一年的香港國際電影節,我很記得,我是因為導演是伊力.盧馬而跳過不訂那場戲票。如果沒記錯的話,那齣戲應該叫做 L'Anglaise et le Duc (英譯:The Lady and the Duke) ,根據電影節小冊簡介,由服裝到布景都極盡華麗之能事,其中包括宮廷牆上的手繪花紋。

這並非我認識的伊力.盧馬。

我不要看他背叛年輕時候的自己。

又再過了很多年, 盧馬又有新作面世。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 ( 港譯 : 《牧羊人之戀》),於前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放映。盧馬今次用刻意粗糙的布景和外景、舞台劇的鋪陳、特意有點穿崩的拍攝手法,去講一個甜美可愛的錯摸愛情故事。中間還包括非常穿崩的男扮女裝,令我想起粵語長片的任劍輝 (我承認有點比喻不倫,但我管不住我的腦袋),電影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大團圓結局。離開大會堂時我想,盧馬你這個愛情老頑童,你問了大半生的問題,現在終於肯為我們提供一個令人溫暖的答案。

伊力.盧馬,法國電影導演,1920 - 2010。

相關連結:
Eric Rohmer - Telegraph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