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星期要不是我那些可愛又不計較的同事,我死得了。
2011年3月31日星期四
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
無逼佢
MM 聽到話可以玩蓋印,自動認頭了六大叠,報酬是百事一罐及額外零用$20。
佢開心,我開心,總之係 -- 書送快樂 :)
P.S. 這個周末,邀請大家來九龍灣德福廣場一期 (CA2B) 2011「書送快樂日」,不但可以買至少七成新的舊書,還可以聽陳雲、陳曉蕾、江記等出色作者怎樣看書看世界,喜歡的話,帶一本書到現場做一個錄像書評,有機會贏取一部 iPad。2011「書送快樂日」由政府註冊非牟利團體「書送快樂」主辦,旨在推廣閱讀之樂以及珍惜資源,現場義賣舊書所得,除必要支出將用以為本地有需要團體或學校購買新書。希望大家也來,到時見:)
相關連結:
2011年3月28日星期一
擦邊球
就玩擦邊球而言,都可說是機關算盡,能人所不能,淫而不賤了。從故事角度看,卻稍嫌缺乏張弛起伏,而各女角的個性和內心世界,亦未見有足夠篇幅讓她們發揮。
話雖如此,葉錦添的舞台設計及服裝,繼續令人目炫神迷。序幕金線織造的單線中國畫由頂而下遮蓋整個舞台,已是先聲奪人,教人驚歎驚艷。其後每幕布景,由破落的紅柱到金燦的織錦,很 minimal 但又不失氣勢。最後一幕西門慶之死,台後掛着巨幅水墨,全幅有四條弧線,中間一灘濃墨。西門慶最後在病榻起來,緩緩穿過畫中央,而後消失。把西門慶一世人為兩條腿之間的快感而生,同時也因兩條腿之間的快感而死的欷歔,作出意韻不絕的總結。
*是夜為《香港藝術節》3月37日之節目。
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比死人
許多年過去,像《 索拉奇藝坊》一樣,以美藝角度經營高難度雜耍的藝團,陸續來港獻技,告知我們《 索拉奇藝坊》並非惟一。今日*在香港文化中心看的莫米克斯舞蹈奇藝坊即是其一。
其團員身體之柔軟及彈性之強,舞衣(尤其是女團員的)之可人,某幾齣運用光影效果之奇巧,實在是高水準之作。
然而,我看的時候總覺得像差了一些什麼。後來,我想到了。
是帳篷。
* 所看為3月26日《香港藝術節》節目。
相關連結:
《香港藝術節》之 Momix reMIX
2011年3月25日星期五
視窗離奇失蹤事件
: (
現在這網誌,我是用手機的手寫板寫的。
救命!
太差勁
重慘過番工。
2011年3月24日星期四
奇遇
我對他說很多年之前我在港聞版見過他了,因為他自己一腳踢出了一份報紙在街上派被記者訪問旳緣故,這樣喜歡文字到迹近瘋狂的地步令我印象深刻,加上他有個特別名字,於是記住了。沒多久,他成了該報記者,時不時在我看慣的媒體看見他的報道。
今天他說,對呀那時候因為不認同傳媒譁眾取寵及造新聞的歪風,所以辭了工,自資自編自度一份令讀完新聞系的他不會面紅的報章。
我們母校,真多有趣的人。
2011年3月23日星期三
翩娜 (3 D) ( Pina )
本來是翩娜.包殊 ( Pina Bausch ) 和雲.溫達斯 ( Wim Wenders ) 一起創作的3D電影,卻變成懷念一代舞蹈家以及她的舞蹈作品片斷。影像不是不懾人,畫面不是不美,但,我不是來看這些的呀。況且,電影是否3D,我覺得毫不重要,最3D其實是真人站在舞台即席演出。更何況,幾齣舞蹈作品只選撮了部分,無論拍得多好,舞者技巧多高,看的時候,總覺情感大打折扣。
想念翩娜,想看關於她的更多。可是,舞團成員講她的片言隻字,僅如浮光掠影,而且還是一面倒關於工作的事。
或許,對一個大家景仰的人倉促離世,哀傷還未完,和她一起度過的生活片斷,依然被沈重的心情重壓在心內一個幽暗的小角,挖不出來,釋放不了。
我想知道關於她的更多。
電影開首和結尾,都選用了《康乃馨》( Carnations ) 劇終時,舞者從容地圍着舞台轉圈,表達春歸夏至秋去冬來的大自然規律那組舞步。
恰巧,我在兩星期前的《香港藝術節》也剛看過《康乃馨》,由電影裡面的舞者真身演出,亦是為同一段述說對四季、對生死處之泰然的頌歌,戀戀不能忘懷。
2009那年,翩娜面對死亡突襲,洒脫依舊,就像她編的舞一樣。
來有時,去有時。
卻剩下我等凡人,知道卻不一定明白,明白但不等於做到。
網誌相關文字:
相關連結:
翩娜 (3D) - 電影詳情 :: 第三十五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2011年3月22日星期二
佢贏
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
單身男女
因為編導班底把戲的格局設定為都市童話,令本來可以挖得深一些的感覺和題目,往往筆鋒一轉,隱沒無蹤,殊為可惜。
要是不一早定調要好仔贏得淑女歸的正路收場,這齣電影絕對有權落得一個忐忑失落的終局。一個是爛滾亦即是不能給女主角高圓圓安全感的古天樂,另一個是患難之交兼幾近絕種的痴情好男人吳彥祖,兩個各有各靚仔,而且一樣那麼懂得製造情趣,但看往績的話,女主角似乎更愛(所以很恨)古天樂,在古與吳同時求婚的情況下,即使最後答應嫁給吳彥祖,也不該有恨到喇甜到漏的表情啩?其時心頭應是百般滋味,既混亂又感觸才是。何況她曾經向吳彥祖剖白,古天樂愛她卻又和別的女人胡混令她傷透心,可是,她卻發現自己原來也不是想像般專一,此刻亦同時愛上兩個人。連自己的感情都管不住,究竟能夠多怪責古天樂不能從一而終,她已開始說不準。況且,選擇客觀上最合理的歸宿,是否一定等於得到快樂與幸福,誰又可以預先知道?
電影開首10分鐘,將三個主角在香港狹窄的馬路和街角踫上又踫不上的緣分,拍得微妙細緻。但後來發展,卻太平鋪直敍,亦太遷就主流口味。以之作為本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電影,稍嫌未夠份量。
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
早了九日
過去一個星期, MM 經常上網 check 衣物付運行蹤。根據電腦資料,將於星期一傍晚抵步。
然而今早,門鈴叮噹一響。噢,是這樣嗎,那一大盒紙皮箱竟在我未及心理預備好就到了, 離在電腦落單還不夠一星期哩。
全球化底下的速遞效率,你問我的話,我會認真地說,慢一點,我會覺得那些預訂的衣物會更馨香一點。當然我非常清楚,快11歲的那個與我有極大代溝的少女會表示百份百不同意。
今天,MM 穿着她早到了的生日禮物出街,而我知道,她今夜將不會換掉她喜愛的 hoodie 和 yoga pants,並且會一直窩在床上直到天亮,逼她喜愛的衣物就範,和她一起,發一個甜甜的美夢。
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
儍吓儍吓
我想為社會做的一點事,起初只有意念,卻不懂如何開展。兩年以還,向一些朋友討教、求助、問道,儍吓儍吓的,現下開始成型了。這幾天,有多個新相識的朋友從不同層面爽快幫忙,而且幫得比我期望的更多,很是感激。
所以,雖然這陣子日日累到不能動,但可以切實地感覺到,快樂的種子將破土成長。
2011年3月17日星期四
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
好名不妨一用再用
兩年前開始寫網誌,用《戲上心頭》標簽我寫關於電影的文字。今日打開《信報》,文化版邀請重量級作者鄧小宇、陳鈞潤、楊慧儀、及鄧樹榮輪流執筆的新闢劇評專欄,也剛巧命名為《戲上心頭》。
怎可不說一句英雄所見全同。
看戲看到上心又上腦,才會寫出感性與分析兼具的文字,以會知音,以饗同好。
今日鄧小宇由本屆《香港藝術節》上演的《三毛錢歌劇》談到他擊節讚賞的本地創作 -- 潘惠森編導的《遺禍人間》,評斷毫不含糊,果然是香港劇場忠實擁躉,絕不欺場。
P.S. 《信報》的朋友們,看在我們選用同一個欄名之緣份上,要是你們剛巧路過這裡,就讓我和你們打聲招呼:“ 嗨!你們好呀。”
2011年3月15日星期二
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
我的哥兒們
好友說懷念多年前吃的一品鵝煲,我們專誠等他從蠻荒之地回來稍作勾留時,一起吃。我的死黨亦即是他老婆 L,特地帶來一支大吟釀,甜香的米味在口內徘徊,伴着鵝紅和鵝肉的嫩香,讓我找回人生的意義。
哥兒們,再乾一杯。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康乃馨 ( Carnations)
多月前預訂《香港藝術節》門票時,我選了3月11日看翩娜.包殊( Pina Bausch )一手創立的烏珀塔爾舞蹈劇場 ( Tanztheater Wuppertal ) 演出《康乃馨》,以懷念在2009年夏天突然離世的翩娜。
就在演出同一天,日本發生歷史性9級地震。
當我以為已經夠大,看得夠多,卻一次又一次驚覺,生命裡的突然,仍是如此可以令我惶惑失措。
還幸劇場微暗的燈光,以及滿布舞台八千朵娉婷的粉紅康乃馨,讓我覺得,世上仍有一個角落,依舊安全溫暖。
《康乃馨》雖然不斷在性別的平等、人與人之間的角力、當權者對弱者無情的播弄和摧殘,弱者對命運的安排甘之如貽等命題迴旋,卻毫不沈重。舞者技巧純熟又極具個性、形體動作優美又充滿能量、舞者之間能心靈互通而令整體節奏一致,總括而言,兩個鐘頭,賞心悅目。
接近終場時,其中一個舞者講了一個關於春歸夏至秋去冬來,四季循環不息的道理。放大一點看,大自然的韻律就是如此。有生有死,有起有滅。
來有時,去有時。
也真是。
想不得那麼多了。
相關連結:
2011年3月12日星期六
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
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
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寫字
2011年3月8日星期二
水滸108 -- 忠義堂
《水滸108 -- 忠義堂》武場戲多,因而易於消化。聯合演出的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精英,功架純熟,見真功夫。京曲與流行音樂以及搖滾樂的融會交接,也算流暢自然。第一幕完場前台前忽然跑出一個年輕帥哥,拿着電吉他與台右樂團 jam 了幾分鐘。出奇不意,逗得大家開心到不行。
數最喜歡的一幕,不是丑角插科打諢講廣東話並表演生吞火燒紙雞翅,而是宋江獨自揮毫舒胸臆。台上的吳興國拿着大毛筆在桌上直書,未幾,一支筆變了長絲緞,吳興國舞着揮舞着,像一縱即逝的墨迹,在空氣中躍動。台後的大屏幕,展示着氤氳靉靆的水墨丘壑,並緩緩印上吳興國正在揮毫的詩句,那也是,周華健正在唱的歌詞。可惜的是,節目表沒有將之收錄,箇中蒼涼的感傷,那份落寞的詩意,不知可否重遇。
本劇的舞台和影像設計均具水準,要挑剔的話,有兩項,而這兩項於我,得承認,極之 detrimental。
1. 造型及服裝:整晚,都被娘到爆的造型和服裝篤眼篤鼻,心裡不斷駡庸俗沒品味。我不是要求下下到葉錦添水準,但唔識搞大龍鳳咁可唔可以素淨啲。看見那些造型與服裝,腦海忽地跳出"醜人多八怪" 幾隻字。各位演員,這不是說你們,不要誤會。
2. 現代舞環節:京劇那部份我這些僅屬觀摩段數的當然收貨,之不過,到跳現代舞環節,那些舞步真的非常有 TVB 《勁歌金曲》feel。看罷京劇部分再立刻接這些,實在有太大 cultural shock。
下次重演,希望會改善。
2011年3月6日星期日
翩娜.一朵花 (A Flower for Pina Bausch)
一場牛奶朱古力做 base 的男女泥漿摔角再繼而翩翩起舞,為剛過去個多小時用不同人生剪輯成的種種鬱結、挫敗、失望與無力感,帶來甜美的轉調。是的,當生活每則細節都那麼乏味、那麼厭煩,何妨聽一聽舊情人的提議,買一大排牛奶朱古力加橄欖油煑溶,和老婆做一場甜到漏的愛。
劇終,所有演員赤着腳走出來,戰戰兢兢在佈滿牛奶朱古力漿的膠地面謝幕。然後,他們攤開手板印一下地上的朱古力漿,走去第一行觀眾席和他們 High Five。我在自己的座位,一路拍掌一路笑,然後發覺,淚在眼角流了下來。
離開的時候,劇場的空氣瀰漫着牛奶朱古力的甜香。
P.S. 翩娜.一朵花 (A Flower for Pina Bausch),白俄羅斯自由劇團 (Belarus Free Theatre) 向2009年逝世的當代偉大舞蹈家翩娜.包殊致敬之作。
相關連結:
2011年3月5日星期六
矯情
要講一個有中年加事業危機的香港男人在上海遇上一個未涉繁華的18歲女孩的錯愛,可供發揮的空間應該很多。很可惜,對白和劇情推展處處失諸交臂。
然而,有一幕還是很感人的。那是晃眼已經是28歲的女主角,和已屆50歲的男主角在香港重遇。女主角緩緩憶述,10年前年輕的她渴望知道她仰慕那個成熟且閱歷豐富的異鄉人怎麼看世界,於是她猛看他看的書。舞台上的她背着觀眾,台後凹凸不平的布景板,同步投射出她流着淚的大特寫。那標緻的哀傷臉龐,讓人看着心痛。
考耐性
經過去幾次不同舞團的反覆試驗,終可斷定,20世紀最偉大編舞家之一巴蘭欽的作品,我已經看夠了。80年前的前衛作品,今日看起來覺得有些悶和缺乏重心。況且,拿第一齣《小夜曲》來說,雖然淺藍輕紗舞衣像晨霧晃晃蕩蕩般妙曼,但這夜的舞蹈員跳得不大齊, 悅目程度大打折扣。第二齣《嬉遊曲》作品15, 男與女的舞衣均乏善足陳,幸好中段幾節雙人舞還算俐落。第三齣《雙協奏曲》,平淡二字已可概括。
到了最後一齣《協奏曲 DSCH》,男女舞蹈員的舞衣俏皮得像上世紀初弄潮兒穿的泳衣,playful 的舞步,讓我忽然像喝了 espresso一樣,精神百倍。這齣舞於2008年首演。噢這麼當代,難怪我覺得 sync 好多。
完場後總結,MM和我一樣,認為某些提早離場的觀眾可能太早下定論。我們兩個,都認為最後一齣救了我們一整個夜晚。
* 是夜為2011年3月4日紐約市芭蕾舞團於《香港藝術節》的演出。
2011年3月3日星期四
時間過得太快
女孩,總是大得特別快。
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2011年3月1日星期二
什麼是民情
好友今天在中環外出午膳,撞着一堆無組織兼無隊形的非遊行常客,拿着製作粗糙的紙牌零星落索地喊口號。
“ 還我6千蚊!”
他們虛弱地喊。
平時不上街的普通人,今日竟拋開怕給人眼望望的心理包袱,在辦公日子於鬧市遊行宣洩。這,就是此刻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