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某個傍晚,我面前有一隻裝了普通貨色紅酒的普通貨色酒杯,和一客 Croque- Monsieur。翻譯做中文,即是烤芝士火腿三明治。翻譯做食經,即邊個落場煮都冇死的法國酒吧和小食店拿手好戲。
枱面沒鋪枱布,地上是滿布歲月斑駁痕跡的階磚。
在下午茶與晚飯之間,少了穿戴精采,舉止風流的佳客點綴,這家自1885年以還令世人趨之若鶩的花神咖啡室 ( Café de Flore ),像剛在後台落了粧的紅伶,讓我有緣得見她樸素真面目。
Café de Flore 的裝潢,仍然保留上世紀40年代的老模樣。紅沙發、桃花心木、花地磚,格局屬 art deco 風格,然而,只有粗枝大葉的梗概,要是想看美藝細節和手工,這裡必然滿足不到你。
由食品、餐具、陳設到布局,如果將 Café de Flore 代入香港模式想像,她一定不是文華或半島咖啡室。各位,在此我絕無貶意,她其實,有可能是跑馬地的祥興茶餐廳,極其量是位於銅鑼灣希慎道已結業的新釗記。
Café de Flore 聞名於世,是因為卡繆、沙特、西蒙.波娃、羅蘭.巴特 、海明威、畢加索等二十世紀藝文界巨擘在這兒會友、思考、爭辯、發呆、寫作 -- 或曰 hea -- 的現場。我相信,當日仍未發迹的他們,無論財政或情感上,都無法負擔5星級酒店水平的拘謹和揮霍。喜歡在類似祥興或新釗記級別的餐室打躉,合情,合理。
說到這裡,我必須自打嘴巴。基於國情不同,文化有異,有些東西,祥興或新釗記等茶餐廳是絕難望 Café de Flore 項背的。
我翻過 Café de Flore 的餐牌,花神除了三明治等簡便小食之外,也供應香檳及魚子醬。而她的侍應,制服均光鮮畢挺。
不過,我知道在 Café de Flore 餐牌內最為人樂道的,並非以上貴夾唔飽的美點,而是,熱可可。
位於左岸 St. Germain 的她,來朝聖及會友的人多年來絡繹不絕,如果說是單靠食上世紀聞人老本,那是小覷了花神。花神咖啡室對文學的支持和熱情,令她的吸引力歷久常新。她於1994年創立文學獎 -- 花神大獎賽(Prix de Flore ),以表揚最有前途的年輕作家。頒獎禮於咖啡館舉行,年度作家除可獲 6,100歐羅獎金,同時獲贈刻有其名字的白酒杯。此外,其後的365天,每天均有一杯免費白酒在咖啡室隨時恭候。
我們光顧那天,剛有一個小型文藝發布會在二樓舉行。
在互聯網世代,特別覺得浪漫。
上圖:放在梯間的花神咖啡室模型,兩邊是上世紀名聞天下的常客玉照。(點擊圖片放大)